弘扬延安精神 传承信仰力量 |
党史党建教研室教师观看《向延安》有感 |
来源:党史党建教研室 作者:和玲睿 发布时间:2024-11-19 浏览:389次 |
为进一步厚植爱国情怀、发扬革命精神、汲取奋进力量,激发干事热情,2024年11月6日晚,我校组织部分教师在宝鸡大剧院观看大型红色经典话剧《向延安》。
“几回回梦里回延安,双手搂定宝塔山”。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,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、赢得抗战胜利、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。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峥嵘岁月,延安这个革命圣地,如高耸的灯塔,指引着无数仁人志士前行的方向。《向延安》以1937年淞沪会战为时代背景,不仅以浓墨重彩的手法表现了潜伏在上海的地下工作者向金喜“向延安”的心愿,还正面展现了上海华光无线电学校进步学生“向延安”的行动。在同学们奔赴延安的前夜,主人公向金喜接受组织任务留在上海,在日本人与国民党的魔窟中、在被人误解与鄙视的目光下,冒着生命危险默默为党工作,最终成为了一名孤独的革命者,明暗交织,展现了延安不只是一个目的地,更是作为革命圣地和信仰高地的象征意义,“向延安”也象征着一代热血与觉醒的青年对光明与进步的信仰与追求。
“沿着无尽的山梁和奔腾的河流,我们到延安去!”这首名为《到延安去》的现代诗贯穿全剧,它每次出现,都是主角关于“信仰”理解的一次升华,将革命信仰内化为行动自觉。从同学们齐声朗诵《到延安去》为开端,表达爱国青年的一腔热血;到向金喜在与罗英的一次夜谈中又将本诗脱口而出,那是信仰在心中扎根后形成的肌体反应;再到剧终的时候又响起了这首诗,这是向金喜在无人记得自己曾经的功绩,还一贫如洗的境地中,却仍安之若素,泰然处之的“情绪稳定”。
演出结束后,党史党建教研室教师互相分享交流观看心得,纷纷表示《向延安》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,它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,还富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人文关怀,启示我们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,自觉传承弘扬延安精神,用以滋养初心、淬炼灵魂,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、查找党性的差距、校准前进的方向,让伟大延安精神代代相传,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与时俱进、光芒永照。